最近,“凡尔赛文学”火了。
最初,点燃网友调侃欲的,是这样一条“和闺蜜一起给各自男友发消息看谁回复快”的微博:
这样一条平淡中秀着恩爱、克制中透着炫耀的微博,引来各种调侃和模仿。随后,原作者的其他微博也被扒出来,一句话总结就是——充满了炫耀的气息:
品味到“凡尔赛文学”的特点了吗?这种特殊的网络文体,以波澜不惊的口吻,假装不经意地炫富、秀恩爱。
普通的炫耀,无非在社交网络发发跑车照片,或不经意露出名牌包包logo,但“凡尔赛文学”还不这么直接。
微博博主@小奶球还专门制作过“凡尔赛文学”教学视频,讲解其三大精髓要素:
在豆瓣上,也有一个名叫“凡尔赛学研习小组”,组员们将“凡尔赛”定义为“一种表演高级人生的精神”。
随便点开一个帖子,都能看到五花八门的“凡尔赛分赛”:
“凡尔赛文学”这个梗,其实已经在互联网流传半年了。
追根溯源,“凡尔赛”最早的出处是日本漫画家池田理代子的作品《凡尔赛玫瑰》,这部作品以法国大革命为背景,讲述了上流贵族的生活故事。
随后“凡尔赛”摇身一变,成为了在互联网上立长得美/学历高/家境好等“高级人设”的代名词。
“凡尔赛”们或许只是平凡的普通人,但这并不妨碍他们躺在1800平米的大别墅里、遍地散落爱马仕包包、抱着年薪千万的伴侣哭泣。
有网友给出精准的形容——“凡尔赛”就是“烦而晒”,又烦又爱晒。
这让时间君想起莎士比亚在《皆大欢喜》中写到的:“这个世界是一个舞台,我们都是演员。”
社会学家戈夫曼曾用服务员的例子,来说明人在社交生活中普遍具有的演员特质——对于服务员来讲,后厨就是他们的后台,就是他们作为演员卸妆的地方,但是,当他们举着餐盘,走到大厅的那一瞬间,就从后台进入了前台,于是,他们会马上重新涂上妆容。
所谓前台,是“个体表演中以一般的和固定的方式有规律地为观察者定义情境的那一部分”;所谓后台,便与之相反,是“那些被竭力抑制”、“可能有损于它所要造成的印象的那些行动”。
我们对于前台和后台的操纵,便是所谓的“印象管理”。
每个人都有或多或少的“印象管理”意识,在发朋友圈的时候,我们都会尽量选择自己看起来最好看的照片,配上独具特色的文案,再设置一个可见分组,避免破坏在亲戚心目中的乖巧形象。
《黑镜 第三季》剧照 |
牛津大学研究者 Bernie Hogan认为,人们的自我呈现已经从一种现实生活中的表演行为,变成了社交媒体的“展览”行为。只要你不选择注销自己的社交账户,你所发的广播、写的日子,贴的照片,标记的图书、电影、音乐,就会一直安静地躺在你的页面上,等待访客们的光临。
如此一来,我们也就从生活中的演员,变成了社交媒体上的布展人。
而“凡尔赛”显然超出了一般的印象管理范畴。一般人的艺术来源于生活,将现有的闪光点放大,“凡尔赛”则是空中建楼阁,布一个虚构的展览。
大家一边吐槽着凡尔赛,一边也难免疑惑:为什么这些人不满足于从现实的生活中寻找乐趣,偏偏要冒着被拆穿的风险,虚构出一个不存在的自己呢?
这与心理学上“补偿心理”的概念有关。
心理学精神分析流派认为,“补偿心理”是人类社会常见的心理状态,它是一种心理适应机制,当一个人的实际状况与社会普遍认知出现偏差之时,就会想方设法地弥补。
对于那些并不富裕的人,物质上的匮乏给他们带来了心理上的空虚和自卑。为了掩盖这一“缺点”,他们不惜采取极端手段,打造自己的“贵族形象”去得到别人的关注,从而获取内心一时的满足。
这样的行为,在心理学上叫做“过度补偿”。
《黑镜 第三季》剧照 |
补偿过程可以是无意识的,也可以是有意而为之。过度补偿的人倾向于打造外在形象,获得更多关注甚至表扬时会得到正强化,从而增加这一行为发生的概率。
过度补偿发展到极端,可能使人目空一切、自命不凡,甚至发展成为“夸大妄想”,走上“凡尔赛”道路。
凡尔赛们的内心渴望金钱、地位、爱情,他们的实际情况与认知产生了偏差,如果没有办法消除,就必须想方设法弥补——“凡尔赛文学”正好满足了这种要求:夸张的描写迎合幻想,埋怨的语气又掩盖了真实目的,看起来“恰到好处”。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第四层为尊重需求(Esteem needs),而尊重的需求中又分为内部尊重和外部尊重。
他们通常具备低自尊、低自我价值感的特征,很难通过自我认可来获得内在的满足感,同时渴望被尊重、被认可,又对此抱有极大的不确定性。
换而言之,他们认为:如果展现真实的自我,则很难得到爱与尊重。
更致命的是,他们自己也不爱真实的自己。
这种自我价值的贬损,或许是因为我们还处于一个单一审美的环境中。
对瘦的追求导致胖不被接纳为美,而对美的固定化又暗示着丑理应被驱逐的……学历、金钱、地位,各种条条框框亦是如此。
单一向度的标准,导致我们将爱与尊重的主观追求,与美貌、学历、金钱的客观追求画上了等号。
我们时常见到那些贩卖焦虑的话术,以及换汤不换药的互联网潮流比拼:反手摸肚脐、锁骨放硬币、A4腰……深究到底,潜台词都是“如果你不美/不高/不聪明,就不值得被爱”。
这样明显的谬论,披着各式各样的外衣,潜藏在社会性话语中,时刻准备着吞没每个人。
沉迷于“凡尔赛文学”、构建虚假自我形象的人们,正是被这样的话语野兽吞没了,一旦把爱与尊重的缺失归咎于自己的“缺陷”,就会对自己产生厌恶,从而企图造出一个虚假的自己进行替代。
相比起惺惺作态的小丑,他们更是这个缺乏包容的社会环境之下的受害者。
而如果这样的话语环境一直存在着,我们每个人都可能遭遇被下一股潮流排挤的命运。这就意味着,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下一个“凡尔赛”。
作者:豆瓣时间(来自豆瓣)
来源:https://www.douban.com/note/783798005/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注意:只有此博客的成员才能发布评论。